以共享为主题,推动模具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第三届京津冀模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今年是京津冀模具行业推进协同创新发展的第三年,2017年9月19 日,第三届京津冀模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汽车模具之乡河北泊头市成功举办。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推动三地模具行业协同发展,加快模具企业转型升级,为模具企业走智能化、高端化之路提供交流平台。与会嘉宾就汽车模具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京津冀模具产业协同发展方式及优势、如何加快推动京津冀模具产业转出和产业承接、产品研发及技术人才交流等话题展开了研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蔡司、欧特克、天津汽车模具、上海大众等国内外前沿技术专家也在本次会议上分享了他们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论坛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真正实现技术共享、市场信息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创客资源服务共享、高端设备共享,从而推动京津冀模具产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方向发展。”河北省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靖懿先生在会议开始介绍说到。
共享带来共赢,因此以“共享”为主的本届论坛活动可谓盛况空前,除了京津冀三地模协及理事单位、泊头市政府、各省市模协的领导悉数到场外,更邀请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武兵书、副秘书长董宝林,以及模具行业的知名学者专家、全球顶尖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精彩的演讲,吸引了大批三地模具企业的负责人和媒体记者到场聆听学习。本届论坛到场人数约180人。
因势利导 合作共赢
所谓“工业要发展,模具须先行”,河北省模具行业协会李军会长在论坛上介绍说道:中国汽车覆盖件模具北方占国内的产能2/3,河北占1/4,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加起来占全国的1/2。因此,京津冀模具产业无论是在技术、地理环境、人才、制造能力的综合水平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充分利用好三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产业联盟,发挥三地模具职教集团的作用,分享科研成果,将有效地推动模具行业的产业升级。
本届会议期间,河北省模具行业协会李军会长、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云梅副院长、北京计算机中心相关负责人先后就如何进行三地协同发展,如何进行人才合作培训等相关话题做了主题报告。泊头市职业教育中心、黄骅市职业教育中心就模具人才的合作培训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泊头市职业教育中心、黄骅市职业教育中心就模具人才合作培训
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智能生产 势在必行
《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模具工业作为比较特殊的基础工业,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能源等多个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现代和高端制造服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军会长在发言中表示。
因此,模具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将是所有模具企业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次论坛期间,主办方特邀请了卡尔蔡司产品经理孙鑫先生、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世平先生、华中理工大学柳玉起教授、欧特克技术总监翟万略先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王洪俊高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和学者,先后围绕汽车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主题演讲。
论坛结束后,主办方带领参会嘉宾和听众先后参观了,河北兴林车身制造集团和泊头市兴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进一步现场学习和交流了模具在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应用。河北兴林集团总经理葛广跃向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武兵书及各位参观代表详细介绍了公司产品情况、发展规划等情况。参观中武兵书会长对公司的建设及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公司的技术实力、及产品的精益化生产表示赞许。 葛总表示,公司将积极探索积极学习行业内的先进经验,通过创新加快自身发展,继续提高公司的整体生产技术实力,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